定位点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定位点

花博「马场风华馆」 见证后里马场历史演变

更新日期:2018-05-28 3780
花博「马场风华馆」 见证后里马场历史演变

后里马场兴建於日治时期,二战结束後由原台中县政府接管,民国41年由国军接管做为种马牧场及骑兵训练的大本营,目前仍是台湾唯一公营马场,历经台湾不同阶段马政史变迁。结合台中花博,市府整建后里马场中正堂为「马场风华馆」,呈现台湾马政轨迹、马术运动发展、马场历史风华、古董级马匹用具实物展示及人马互动情缘等,内容丰富,让游客赏花之余,也能更认识马场文化。

观光旅游局表示,台湾马政发展始於日治时期实施的马政计画,日本政府1914年成立「台湾总督府殖产局后里庄蔗苗养成所第一苗圃」,范围约为纵贯道路以东,北至牛稠坑丘陵地,南至七星山一带,总面积约399甲。因牛稠坑地区的地形、气候、土质极适合发展马匹畜养放牧,促成台湾总督府同意转作台中州马政计画发展基地,成为当时产马牧场之一。
 

二战结束後,后里马场由原台中县政府接管,民国41年配合国防政策需要成立联勤台湾种马牧场,从事军马繁殖、骑兵训练,民国48年饲养马匹数量数达到最高峰,马匹总数约有400多匹;民国50年起每年暑假由救国团在此主办暑期青年自强活动「后里骑士队」及「骏马大队」,练习骑术,培养马术人才。全国中正杯马术竞赛等赛事大多也在此举行。
 

民国70年後,国防部开始精减人力及马匹繁衍数量,为使马场能自给自足,自民国73年7月起充分运用原有场地、设施,并增辟相关游乐项目,藉由对外开放营运,增加马场发展及马匹饲养的经费来源;同一时期,我国也朝向参加奥运马术比赛为目标,开始培养参赛国手。民国86年4月底国防部停止对外营业,同年6月底完全退出马场经营管理;同年由台中县政府接管并委托后里乡公所代管,以公办公营方式经营。
 

观光旅游局指出,后里马场有丰富历史脉动,扮演与军事息息相关的角色,见证百年来台湾马术发展的演变风华,更是国人的共同记忆。为此,市府整建后里马场为「马场风华馆」,除有台湾马术沿革、后里马场历史点滴及具文化资产价值的建筑群介绍外,也有后里马场内古董级医疗器材、马事用具等珍贵典藏文物展示;马匹的介绍也很精采,从早期的座骑、驮运、拉车到近代的宠物、导盲、马术竞赛与马术治疗等,让民众进一步了解马匹的习性。
 

特别的是,馆内还设置了「小小马盖仙」AR互动游戏,可让民众发挥在展场认识到的马具常识,将马具配戴到正确的部位,让民众从游戏中了解马匹用具。
 

观光旅游局也说,市府更藉由花博会在后里马场兴建具国际标准的马术障碍超越竞技场,推展马术运动,并依据文化资产保存法对园区内主要历建古蹟修复再利用,存旧立新,重新赋予新意,结合「骏马」与「花卉」元素,规划全国唯一、兼具历史文化资产及国际标准化马术竞技场的休憩园区。

相关照片

返回页面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