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里杙文化館
Google評價: 3.4建議旅遊時間:0.5-1小時
更新日期:2022-09-21
大里杙為舊地名,即今之大里區,位在大里溪北岸與旱溪之間,早期可以竹筏沿大肚溪,載運物資至此,具有舟楫之利。而因水流湍急,於岸邊設樁以便固定船隻,因而以「杙」名之。
介紹
大里杙早在前清乾隆末年即有商肄發展,日治時期因河流改道,河港功能日漸喪失。而日治時期因應治理之便,街庄設有保正(相當於今之里長),以傳達、執行官方行政措施。
本歷史建築與庄役場同時建於1929年,原作為日治時期大里杙保正集會場所,光復後(1945年)提供戶政事務所使用,後改設為大新社區活動中心。1999年配合大里杙老街風貌再造計畫,整建作為大里杙文化館使用,為老街區獨具特色的日治時期建築,陳列展覽大里相關史料文物,不定期規劃特展。
以上圖片由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服務設施
- 展示館
- 無障礙廁所
- 無障礙坡道
快速導航
進入後可依您的出發地,選擇適合的交通方式打卡熱點
【本區圖文皆介接自社群網友分享。版權為原作者所有,若有問題請通報平台】
人氣
4.3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