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點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中觀光旅遊網

定位點
更新日期:2022-09-26
光復新村位於霧峰區坑口里,其歷史可追溯到1950年代初期,退守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為了防止戰爭時一次就將政府機關摧毀,因此推動「疏遷計畫」,把台灣省政府遷到臺灣中部。1956年於霧峰建立的光復新村成為二戰後台灣第一個新市鎮,次年於南投市建立中興新村。

介紹

玩賞攻略

◼️經典電影場景

◼️青年創業文創基地

◼️假日市集
◼️原流新創聚落


位於霧峰區的光復新村,是早期台灣第一個新市鎮,濃厚的眷村味,是拍攝婚紗取景的好去處,也有不少電影也在此取景。
光復新村-村落地圖昔日,光復新村為省政府教育廳、衛生處、印刷廠員工的眷屬宿舍。資金為美援提供,並由當時的建設廳副廳長劉永楙到英國考察,帶回最新的「花園城市」設計概念,將工作、居住區合一,設計低人口密度、高比率綠地的生活空間。
光復新村入口意象
住戶最多時達四百多戶,內部公共設施完善,有學校、公園、市場等,環境清雅,街道整齊。村內具有台灣第一座雨水、污水分流的下水道系統,在台灣的都市建築史上有其特殊的意義。
光復新村-舊眷村建築


九二一大地震後三年,居民再度意識到閒置宿舍再公共化的價值,希望以社區生活博物館,引入藝術家的文化創意,讓光復新村脫離「省府宿舍」的宿命,轉化成與地震博物館相互輝映。
光復新村-惜物交換區
然而,精省後的「光復新村」分屬中央各部主管,計有財政部、衛生署、教育部,使得管理與再利用均不易推動,同時,在法令限制下,社區居民也無法對自己的居住環境做出變更,生活環境因此更加惡化。
光復新村-店家擺設


​如今,光復新村經過社區活化再利用,再度給予當初的光復新村新的生命,並經由70位充滿理想的店主組成的小聚落青年夢想地,搖身一變成了文創藝術的眷村,可以在街道巷弄找到各種不同的裝置藝術,文創小店,讓光復新村再次帶著大家探索光陰足跡。
光復新村-青創基地
原流新創聚落於110年12月22日於光復新村內揭牌開幕,占地約800坪戶外、室內空間整體充滿了原住民族生命的流動感,共規劃出包括藝術展覽、文學創作、生活選物、光雕餐桌、戶外藝術空間營造等區域。除可在此接觸原民文化創意、工藝、農特產外,更匯聚了多位原住民族創作者,民眾能親身參與各式課程及美學展覽,從視覺、味覺、觸覺接觸各種特色活動。不論是美食愛好者、親子家庭各種族群,都能以最直覺的體驗方式,身歷其境去探索、遊戲與學習,了解更多元、不同面向的深度原住民族文化。

「原流/ Llyung」這個名字源於泰雅族,「原」就是「原點到原點」、回到出生的地方,喚醒血液裡的印記;「流」則是指「河流」,因著血緣、資源、語言之流,讓互惠合作的精神延續至今。對泰雅族人而言,河流就是泰雅族世界展開的軸線,象徵了部落之間共享的關係,也承載了泰雅族人的歷史記憶。

服務設施

  • 公車站

快速導航

進入後可依您的出發地,選擇適合的交通方式

打卡熱點

【本區圖文皆介接自社群網友分享。版權為原作者所有,若有問題請通報平台
光復新村入口意象
光復新村-青創基地
光復新村-文創小店
光復新村-村落地圖
光復新村-創業基地
光復新村-店家導覽圖
光復新村-惜物交換區
光復新村-店家擺設
光復新村-下午茶
光復新村-插畫工作室
光復新村-舊眷村建築
光復新村-戶外休息區
返回頁面頂端 台中旅遊網 FB 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