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务所演武场 关闭
介绍
刑务所演武场,位於台中市西区林森路33号,兴建於日治时期昭和12年(西元1937年),为司狱官、警察日常练武之武道馆舍,属本市仅存之演武场,历史原貌保存完整, 极具保存、再利用及建筑研究价值。
演武场建筑群包括演武场主体建筑及东侧附属建筑,主体建筑依对称型式建造,中央後侧设有神龛,面对神龛左侧为柔道场、右侧为剑道场,演武场内仅单侧设有座席,与同时期类似建筑武德殿相较,属较小之武道设施。建筑形式属日治时期典型演武场,座基抬高,立面仿木结构及壁柱饰样,屋顶入母式屋顶建造,有大型鬼瓦及博风板装饰。
台中刑务所演武场,兴建於日治时期昭和12年(1937年),为日据时期司狱官、警日常演习柔道、剑道之训练场。2004年登录为历史建筑。道禾基金会於2011年获得经营管理权,并以发展「新六艺文化」研究与实践为目标,举办一系列相关活动。
演武场建筑群包括演武场主体建筑及东侧附属建筑,主体建筑依对称型式建造,中央後侧设有神龛,面对神龛左侧为柔道场、右侧为剑道场,演武场内仅单侧设有座席,与同时期类似建筑武德殿相较,属较小之武道设施。建筑形式属日治时期典型演武场,座基抬高,立面仿木结构及壁柱饰样,屋顶入母式屋顶建造,有大型鬼瓦及博风板装饰。
惟和馆(台中刑务所演武场主体建筑)
《尚书.大禹谟》:「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将其意引申为:端正自我的德性、便利人类的生活、丰厚万物的生长。华人尚武以德,不由势力,今藉《尚书》「惟和」一词,以和其气,明其德。正门顶部镶有「武」字鬼瓦,格局方正,基座挑高,颇显正大威武之气势。原作为剑道、柔道使用空间。
道禾文化沙龙
.新六艺文化:剑道推广课程
.举办各式节气茶会、茶乐雅集、道禾师塾,实施经典、文化、教育、艺文、电影、生活等各系列主题讲座及研习活动
心行馆(原俱乐部)
《华严经.觉林菩萨偈》:「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意指心为万有之本体,乃唯一之真实。在此静宓氛围中,透过茶、棋、琴等艺术活动,来触及细微的心灵意识之流。
.道禾文化沙龙暨新六艺文化:茶道、古琴、围棋、水墨、篆刻推广课程
.附设「小书房」经营经典、教育、文学、艺术出版品、台中主题文创作品、六艺文化及具纪念性产品
.开放时间:周一 早上9:30 - 下午5:30
传习馆(原宿舍)
忠、信、传习乃立身修德之本。故曾子日省之,以检视所学。今据此演习「弓道」、「书法」及各式艺文展览,藉由生命之真实相与於传习中,反求诸己之忠信,以证其传习。
.道禾文化沙龙暨新六艺文化:弓道、书道、纸艺推广课程
.互动式导览剧场活动
.文物暨文化艺文展览
.开放时间: 周二~周日 早上9:30 - 下午5:30 、午休12:00-13:00及周一休馆。
大树平台(户外舞台区暨庭园)
日明治28年(1895) 老榕树便已在现今的林森路旁扎根,尽情舒展。虽然在民国95年(2006)遭受祝融之灾,但「根」却留了下来。而在民国99年,中央政府与台中市政府的共同努力下,老榕树再度拥抱这片土地,如同我们的文化,重新灌溉这片土地。
.茶乐雅集、戏剧、音乐等艺文展演活动
.互动式导览剧场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9:30 - 18:00
馆舍地址:台中市西区林森路33号
联络电话:04-23759366
备注:
心行馆(茶馆):周一~周日9:30-17:00(晚上课程照常上课)
传习馆(展览馆):周二~周日9:30-17:30。午休12:00-13:00及周一休馆。
惟和馆(剑道馆):暂不对外开放,为课程及活动使用。
营业时间若有异动,馆舍网站将另行公告,惟实际营业时间仍以现场发布资讯为主。
导览解说:■有 □无 ■预约收费制
预约电话:04-23759366
其他服务:
■ 文创小舖
■ 餐饮品牌:心行馆、禾乐屋
■ 其他:六艺课程,环境教育课程
心 行 馆 / 贩售六艺相关商品、一茶一座品茗茶食
传 习 馆 / 每月更换主题展览
六艺课程 / 茶道、香道、古琴、弓道、剑道、书法、
水墨、篆刻、围棋、纸艺
文化活动 / 预约历史导览、环境教育/文化课程体验、
茶会举办、艺术展演、经典讲习、节气讲座、
主题市集、场地租借
禾乐屋 / 面包、咖啡、养生茶饮
服务设施
- 展示馆
- 贩卖部
- 停车场
- 公厕
- 公车站
- 解说简报
- 网路
- 无障碍厕所
- 无障碍坡道
- 无障碍停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