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点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台中观光旅游网

定位点

台中州厅(暂不开放) 整修中

Google评价: 4.2
建议旅游时间:1-2小时
更新日期:2023-05-16
台中州厅建於日治时期的官署建筑,完工後先後成为日治之台中州、後之台中市的政府所在地。目前被列为台中市市定古蹟保护。由於该建筑最初是日治时期的台中州厅(「州厅」等同於中文语法的「州政府」)使用,因而沿用成为对其之称呼。台中州厅附属建筑群自日治时期起就被规划作为总督府的厅舍,至今仍为台中市政府的办公处所;州厅邻近台中火车站,交通具便利性,其附近有商业区、饮食消费区和传统的老街,充满着历史文化资源,州厅及附近建筑群被列为历史建筑,此区域可说是历史古蹟最为密集之地区,也因此,吸引许多外来游客到此处参观。

介绍

目前州厅刻正进行内部装修与活化再利用工程,未开放入内参观。

台中市政建设历史始於清末刘铭传主政时代,在此建有一座全台规模最大之台湾府城池,本预作省会并收控制南北之效。自乙未割台後,日军将「台湾民政支部」设於台湾府城小北门之内的西北隅官署建筑群。此後随着官制的变更,在明治时期有台中市厅及台中厅等不同的称呼。大正年间开始分期新建台中厅厅舍时,亦以此区做为发展基地,由外向内、由东向西逐步拆除清代衙署以建设近代新式官署。

州厅属於日治时期「永久性厅舍」营造工程,与原台北州厅(今监察院)及原台南州厅 (今国立文化资产研究中心)为同一单位同时设计同时开始营造的姐妹作品,定位为三个当时一等厅的新筑厅舍;与台湾总督府厅舍(今总统府)皆为当时由木造临时性房舍、早期砖木混合构造、继而迈入以加强砖构造为主流的成熟期之先导型营造果,也是日治时期官厅建筑类型的大型作表作,在台湾建筑历史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就其营造成果及目前保存现况与其他现存实例及姐妹作相比较,台中州厅由原创期以降之建筑实体大部份保存状况良好,实具有高度保存意义及近代建筑史研究 价值,且其使用上持续维持地方行政中心的角色,又具有地区历史事件及变迁之代表意义,目前暂时登录为历史建筑。
台中州厅
 
台中州厅1912年动工,1913年完成第一期,经历四次扩建,於1934年完成现行规模,由日人森山松之助设计。台中州厅管辖台中市市、彰化县及南投县地,台中市役所才是当时台中市政府。二战後,台中市政府迁入现址办公至今,而台中州厅则被台中市列为市定古蹟。

台中州厅整体设计为仿法国马萨风格,正立面具有明显的「马萨」式屋顶。主体为L型平面二层楼建筑,建筑正面向东,中央有塔式突出建筑,正立面左右各段「角楼」用以完整衔接两翼建筑物。一楼入口玄关有多立克式柱子,二楼则采爱奥尼克柱式,退缩的阳台强化立面的阴影效果。台中州厅建筑为突显其政治上的位阶与都市中的重要性,并配合台中市街计画,将主入口设於重要街廊的转角处,为日治时期官署建筑的特徵。

服务设施

  • 公共电话
  • 停车场
  • 网路
  • 导盲砖
  • 无障碍厕所
  • 无障碍坡道
  • 无障碍电梯
  • 无障碍停车位

快速导航

进入后可依您的出发地,选择适合的交通方式
活力台中摺页
台中州厅-正面
台中州厅-天
台中州厅-窗
台中州厅-树
返回页面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