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冈水坝
Google评价: 4.3建议旅游时间:1-2小时
更新日期:2023-09-27
位於丰原往东势的路上,建於民国63年,由国人自行设计与完工的水坝,当初为大甲溪的拦河堰,921地震後坝顶长度为275.5公尺,是一个横跨大甲溪的水坝,提供台中市农业、民生及工业用水主要水源区。不论远看或近看皆是壮观与宏伟,水坝上游拦水成为一个大湖,每当丰水时节,两岸青山绿水,相连环抱,甚是迷人,下游则砾石成堆风光秀丽。
介绍
石冈坝系位於大甲溪最下游堰坝,肩负着大台中地区民生用水之重责。民国43年,由经济部会同有关单位组成「大甲溪计画委员会」,开始推动灌溉、发电、防洪等多目标开发。除兴建多座电厂,更在流域下游处兴建水坝,以调节各发电厂尾水,石冈坝便是由前经济部水资源统一规划委员会於民国48年提议兴建,於民国63年10月31日开工,民国66年10月15日完工。
石冈坝系完全由国人自行设计、施工之混凝土重力坝,自完工後便供应大台中地区与彰化县部份地区之公共给水、工业用水、农业灌溉用水与台中港船舶用水,与台湾中部地区之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之关系。
民国88年9月21日发生集集大地震,石冈坝附近受地形隆起及偏移情形,造成石冈坝之堰体、溢洪道闸门、输水隧道等受到严重不等的毁损,致使其原有之引水及调蓄功能严重受损,更直接使中部地区面临严重的缺水窘境。
经水利署及中区水资源局的协力下,除以紧急抢修的方式,迅速解决台中地区之供水问题,也进一步拟定石冈坝灾後修复之近程、中程及远程计画,依序执行。至民国89年底,全部紧急修复工程完工,更於90年底完成新增设之鱼道新建工程,使石冈坝在地震後有了新的蜕变风貌,重新出发。
(本文选自 经济部水利署中区水资源局 石冈坝管理中心 网站)
服务设施
- 公共电话
- 停车场
- 公厕
- 网路
快速导航
进入后可依您的出发地,选择适合的交通方式人气
8.2万